时间:2023/8/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文物古迹

钦州故城遗址

钦州故城遗址位于灵山县旧州圩西面,呈“曰”字形,座北向南,面临旧州江。残存的城墙东西长米,南北宽米,面积约平方米。墙基底宽14米,残顶宽8米,最高的有5米,以杂土夯筑而成。北墙西段外尚有数十米的护城河残迹,宽9米左右。城内偏东北处有一个长12米、宽11米、高1.5米的方形平面土墩,可能是检阅台残迹。遗址中常有隋唐至宋代的砖瓦、陶瓷器及金属出土。年,遗址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史载,钦州故城遗址于隋开皇十八年()是南宾县治,唐贞观十年()南宾县治迁建峰子岭南(今灵城镇棠梨村境内)。同年,钦州州署从钦江县南(今钦州市钦北区久隆镇)迁来此地。当时天下并不太平,将钦州州署迁至此处,完全是出于一种战略上的考虑。因为此地前面环江,背后靠山,东西分别有铜鼓岭、尖岭两个高峰,可在山顶上设置烽火台,敌人南来北至都可及早发现。敌人逼近,前则可以据河而守,后则可以据山而防。一旦城池失守,撤离亦易,因为附近一带有高山密林。其实这里早就已设置为军寨了。南宾砦(同“寨”)就因设立军寨而得名。同时这里的交通也还算方便,前面的河流当时尚深,可以与陆屋、平吉、久隆、安远(今钦州市治)等地通航。

遗址先后为南宾县治驻地38年,为钦州、宁越郡、钦州治所驻地年。钦州州署最后迁往今天的钦州城,原因在于经历了三百八十多年的变迁,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外地,尤其农业生产经常失收。旧州江亦已淤塞,不再行船,交通已比不上外地方便了。在历史发展中,这里已成为封闭的地方。因此这里作为一个州署所地是已经很不适宜了。宋天圣元年(),钦州军事推官徐的就建议将州署迁往海滨。当时的转运使司封员外郎郑天益曾到钦州湾海岸一带考察,最后选择安远县(今钦州市城北)为州署驻地。郑天益向朝廷奏准后,即行迁建,此后不复迁徙。

摩崖碑刻

古时候人们对世事和地方风物的感观,以及民间的许多活动,是托诸金石或器物留传的。那些镂刻于碑石或器物之上,或称述生平功绩,或用来自警的文字称之为“铭”。远古时代多铸在钟鼎上,秦汉以后或刻于碑石。“铭实表器,箴惟德轨。有佩于言,无鉴于水。秉兹贞厉,警言乎履。义典则弘,文约为美”(南朝·梁刘勰《文心雕龙》)。

灵山自隋朝置县、唐朝定名,行政区划屡有变更,正是由于这些“表器”文字,今人才可藉以管中窥豹追寻当地彼时的社会情况。唐宋以后历代都有不少文才兼备的人士到来,地方上也出现一些有影响的人物,尽管是雪泥鸿爪,但有的勒石以记。至今灵山县境内尚存宋朝以来有相当史料价值的摩崖碑碣多件(幅),形式有题名、题记、诗赋、对联、告示、禁约、地券等,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风俗等各个方面。

灵山摩崖碑刻主要集中在六峰山。在六峰山风景名胜区一带,溶洞景观丰富多彩,有龙船岩、狮子岩、仙人井、黄华书室、恩胜岩、三海岩、穿镜岩、吕君洞、罗伞岩、独岩等不下百处;而历代人文景观诸如灵山花石加工场遗址、龙隐洞、灵岩初地坊、六峰宝山坊、石关、北帝庙、观音阁、二炮台、八仙渡、观峰门、怀海廊、揽月亭、海岩亭、足音亭、环秀桥和曹崇恩雕塑、关山月题词的孙中山铜像等,也有五十多处。景区内的近二百幅摩崖碑刻以及所有的古代建筑,均是县级重点保护文物。

位于六峰山西面的三海岩,与六峰山一脉相承,三海岩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而得名,清风、乳石、碑刻,被誉为三海岩“三绝”,为避暑休闲文化景区。三海岩素称“粤西胜境”,“一岩三海洞天开,鬼斧神工别有缘”,“六月无三伏,四季沐清风。洞异乳石奇,妙手逊天工。看山如观画,游洞如读史”。这就是三海岩的真实写照。三海岩现存碑刻余幅,刻于洞府石壁上,是宋朝至民国八百多年间历代名人雅士精心杰作,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。年三海岩被确定为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接龙桥

接龙桥位于灵山县城驻地灵城镇解放路东的鸣珂江上游,是一座古老的5拱石拱桥,全长57.7米,宽3.8米,高6.6米,最大跨径6米。接龙桥通体皆石,由数百块长方形石件巧砌而成,建桥工艺亦令当今建筑师望而惊叹。

据民间传说,接龙桥最早建于南明宗室朱统鉴(民间称“朱千岁”)来灵山任知县时,桥名从未更改。据说,当时朱千岁认为灵城缺少龙气,百业难兴,便建造此桥,将对面的龙脉接进灵城,这样城里就有了龙气,故名“接龙桥”。真正见之于文字记载的,是康熙三十一年()灵山知县李晋作的碑记,据记载,此桥于康熙三十一年由观音堂住持僧照静募修,但限于财力,仅为石砌桥脚,木板铺桥。乾隆二十五年()冬,再由灵山知县黄元基改建为今日所见之石桥。而关于前文接入龙脉一说,其实也是一种假托,以此为理由更易于号召捐资修桥。

接龙桥从选址到造型皆有独到之处,桥身共五拱,西段四拱,等距相连,东段仅有一拱。东一拱与西四拱之间是一座分洪石墩,作为锐角三角形向上游伸出将近10米。这种造型体现了建桥者的独具匠心,因为上游河水直冲至大石座,折而偏西向县城冲去,使城边土岸不断受到侵蚀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建桥者建了这座分洪石墩,这样就将河流一分为二,把原来偏向西边的主流撇向东边,避免了侵蚀土壤。此外,它有一个神化的名称,因此颇得赞美。该桥于年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文笔塔

灵山县城南向约10公里的新圩镇境内,山色翠黛、山势跌宕起伏的梁冠山山脉,像一条奔腾起舞的苍龙,给这里一带的地理山势增添了许多生气,也使这里的风光增添了几分魅力。梁冠山的主峰就是这方圆百里之内颇为闻名的文笔山,与县城的六峰山遥相呼应。山顶有一座颇为神秘的古代建筑,灵山人称其为“文笔峰”。文笔山因此得名,亦因此出名。

文笔风光无限好

这座“文笔峰”从造型来看是一座简易的文笔塔。文笔塔向上呈渐收的梯形八面体,中无空间,原有25层,现存19层。每层递高33厘米,残塔高6米多,每级内缩宽18厘米,八角形塔底每边宽4.5米,周长36米左右。顶层边长2米,周长16米,对角宽5米。塔外壳以沙、泥、石灰混合夯筑而成。塔内有十字形间隔墙与四面峰壁衔接,其余空间用黄泥填为实体。

据县志记载,文笔塔于乾隆三十五年()由灵山人劳基和张所述倡议兴建。建塔的地点选在梁冠山主峰,是根据县城的地理地势理论,因为文笔山是灵山县的“县治之正朝”,即灵山县城大门正对的山,也是“与文庙正向”,从县城望去,梁冠山主峰颇似一张“学案”,按通常的说法,学案上要放置一支笔才能写出文章,因此,在文笔山上建一座文笔塔,就象征着在学案上添一支笔,灵山就会文风大兴了。当初大概是由于该山太高,要在这里建造一座符合标准的文笔塔工程艰巨,耗资太多,难以成就,就只好建了这么一座工程简易象征性的文笔塔。文笔塔落成时,当时的进士王家宪为之赋诗一首:“屹立文焰照宫墙,还是灵冠旧笔床。食肉不须投定远,生花应已梦江郎。云连五色知常护,弩发千钧岂比强。从此海天多脱颖,夜阑作作露星芒。”由此可以看出,当初建文笔塔的意图和作用是很明显的。

梁冠山主峰自建了文笔塔后,便得了“文笔山”的美名,成了县内外人们游玩的去处。尤其是每年重阳佳节,更是人们登高的好地方。文笔山能吸引游人,自然是由于该山的风景有可观可玩之处,同时也是由于这座文笔塔产生了几分魅力。

千年古荔

灵山县是“中国荔枝之乡”,种植荔枝历史悠久,可谓“无荔不成村”。灵山不少地方自古就有一种习俗:无论哪家添男丁,都在住宅附近种几棵荔枝树,等荔枝挂果时,正是孩子长大后读书时,就有求学的资本。于是,就形成了现在古荔枝树随处可见的荔乡风韵,树龄在年以上的香荔树就有1多株。最古老的数生长在新圩镇邓家村委会塘坡村的千年古荔,品种为灵山香荔。该树树干最大直径近2米,树高13.3米,树冠15米。古香荔长势茂盛,年年挂果,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,品质上乘。年,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考察组前来考察,认定该树于公元年前种植,当时树龄超过年(距今树龄在年以上),是目前我国仅存的树龄最长的“灵山香荔”母树。年5月,该树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▍图文来源:灵山宣传

▍责任编辑:天空

▍审核:何文宾

▍(投稿)、(商业)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5710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