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8/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种花成了村民的一种精神享受

元眼村鱼用饲草种植基地钦州日报记者周顺彬摄

为村民谋幸福,让农村有希望,必须要让农村与市场要素结合,寻获新出路,让乡亲们在耕种多年的土地上实现不一样的梦想。

年以来,灵山县佛子镇元眼村历届驻村工作队,一届接着一届干,硬是把灵东水库大坝脚下的无名小村,变成了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“明星村”,靠的就是“把村民培养成为‘水手’,造艘‘大船’带‘出海’”的帮扶理念。

“造船”先“捋家底”

“元眼村处于钦江的上游,是工业的限制发展区域,村集体和群众要增加收入,就要让农业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,使农村、农民这两个要素活跃起来。”灵山县委组织部派驻元眼村第一书记黄廷晓说,要把村集体经济项目造成一艘可以带群众“出海”的“大船”,就得先教群众成为“水手”。

群众会种田,村里的60公顷水田不少,可以试种高品质的水稻;村民中的种果高手,可以试种沃柑,村中刚好还有多公顷的山地;村中有多名中年妇女,可以为游客烤鱼、炒菜、养鸡鸭……

从年开始,无论哪一届工作队进村,“捋家底、看优势”成了为村子发展“造大船”事业的“必修课”。

“看到元眼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鲜花,工作队来了灵感,决定把乡村旅游项目引进来。”佛子镇党委书记宁毅说,旅游业是服务业中涉及领域最宽、齐聚要素最多的行业,这个想法一提出来,就获得了村民的支持。

“出海”唤来“水手”

同样是上级拨付的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,元眼村没有拿去购买商铺,而是流转了群众约6公顷土地,年年接续打造,如今已形成集花海、鲜花长廊、竹排、网红桥等特色景点,形成了集休闲、农业采摘、团队建设、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。

据统计,年至年,经过五年的精心培育,已为村集体经济创造收入.78万元,扛起了筹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服务村民资金来源的重任,还“点燃”了群众的“出海”热情。

“我种点草莓试试,现在游客多了,新鲜的本土水果很受欢迎。”去年,村中一户叫马伟英的群众决定拿出约7公顷的土地搞试验,虽然今年元旦试产时揣上来的草莓果型不大,但清甜的鲜味已赢得了游客的喜爱。

“我投入6艘游船和一批小玩具车,去年加上小卖部的收入,获利比外出打工强。”在村集体旅游项目中经营游船子项目的村民林立汉说,感谢村干部让他“搭船”。

只要游客前来,吃、喝、玩、乐总会消费村中的绿色农产品,像土鸡蛋、土鸡、鱼、本土大米都深受顾客青睐。

“有一户群众找到村委,说他家去年也试种了几亩沃柑,希望产果后可以到旅游区里摆个摊。”黄廷晓告诉记者,看到先期“入行”的村民连出租烧烤架、餐具都有不错收入,村民再也坐不住了。

“劲风”吹处好“扬帆”

看到驻村的几届工作队以村为家,想群众之所想,作为元眼村后盾单位的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也加入了“造船”的行动中来,决定帮助打造“元眼大米”品牌,并推荐给自贸区内的各家企业食堂。

看到每年数万游客的强大消费能力,又看到这么多单位进村帮扶,元眼村多户群众再也按捺不住了,又操持起了用钦江水养鱼的“老行当”,不仅解决了40位村民的就业问题,还让每户年均增收超过2万元。

“作为派出单位,我们也积极联合其他后盾单位,给予驻村工作队最大能力的支持。”灵山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赖华平说,为了以实际行动使想干事的干部在基层干成事,去年,县委组织部还联合钦州港税务局、医院等单位筹集帮扶资金22.84万元,免去了驻村干部们开展工作的“无米之炊”之忧。

作为元眼村乡村旅游项目这艘“大船”的航程新内容,今年驻村工作队将继续跟踪落实投资万元的人饮工程资金,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用水量。为了把旅游区“打扮”得更具吸引力,元眼村还会为钦江在元眼村的江段继续争取25万元经费先进行美化建设,让游客一来便流连忘返,在民宿等新增项目中拓宽乡村旅游的消费面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5680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